兒童乳牙的萌出異常是怎樣的呢?聽一聽珠海維港口腔牙醫的分享。
牙齒萌出障礙在乳牙列和恒牙列都可能出現。牙齒萌出時間在不同個體之間存在差異,但如果超出平均萌出時間的正常值範圍很多,則為異常。
(一) 牙齒早萌
1. 乳牙早萌
嬰兒出生時就已萌出的牙稱為“誕生牙”(nataltooth);在出生後約一個月以內萌出的牙稱為“新生牙M(neonataltooth)。乳牙早萌一般出現在下頜中切牙(85%),偶有上頜切牙或磨牙,還有少數是額外牙。乳牙早萌的原因尚未明確,可能與某些局部和全身因素有關,如牙胚的位置距口腔黏膜太近。誕生牙的發生有家族性傾向,在一些綜合征的患兒也發現有誕生牙或新生牙,這提示遺傳因素的作用。早萌牙因為牙根發育不成熟,往往非常鬆動。
治療:極度鬆動的牙可能會脫落而導致嬰兒誤吸,應該予以拔除。有時不甚鬆動,嬰兒吮奶時由於早萌的下切牙對舌系帶及周圍組織的摩擦而導致褥瘡性潰瘍(又稱Riga's病)。應指導家長改用湯匙喂乳,局部可用消炎、止痛、促癒合的藥物。
2. 恒牙早萌
恒牙早萌多見於前磨牙,下頜多於上頜。由於乳牙根尖病變將其繼承恒牙胚周圍的牙槽骨破壞,恒牙因阻力減小,過早地暴露於口腔中。早萌牙的牙根發育不足,常併發釉質發育不全和鈣化不全,臨床上表現為釉質表面出現缺損和色斑,稱為'‘特奈氏牙"(Turnertooth)o在少數病例,由於乳牙的根尖炎症波及恒牙的根周圍組織,臨床可見早萌的牙極度鬆動,牙根不能繼續發育,以至早失。
治療:能否及時控制乳牙根尖周感染,與繼承恒牙早萌後牙根能否繼續發育直接相關。因此,要及時治療有根尖周病變的乳牙。如病變嚴重,已波及恒牙胚,則需及時拔除。釉質發育不全的早萌牙易繼發龋壞,可進行塗氟預防並修復釉質缺損。醫師需指導患兒進行有效的菌斑控制,防止咀嚼時硬物對比較鬆動的早萌牙造成創傷。
(二) 乳牙遲萌
通常在出生後1年始萌出第一顆乳牙者,尚屬正常萌出範圍。如果1周歲後仍未萌牙,則應査找原因。首先應拍X線片排除是否為“先天無牙畸形",其次考慮有無全身性疾病,如佝僂病、甲狀腺功能低下和極度營養缺乏等。
治療:如為全身性因素影響,應對症治療,以促使牙齒萌出。如為先天性無牙畸形,在患兒4、5歲時,可做義齒以恢復咀嚼功能,有利於營養的攝取和口腔頜面部的發育。
(三) 恒牙萌出困難
由局部因素所導致的牙齒萌出困難通常出現於上頜中切牙。乳中切牙早失後,因咀嚼致齦黏膜角化肥厚,變得堅韌,使恒牙萌出困難。臨床可見黏膜下牙冠突起,局部牙齦硬韌、發白。額外牙、牙瘤或囊腫也會導致牙齒萌出困難,臨床表現為牙齒不萌或錯位萌出,局部骨質膨隆。通過X線片即可確診。偶爾可見由全身性疾病所導致的牙齒萌出困難,如顱骨一鎖骨發育不全綜合征和GAPO綜合征。顱骨一鎖骨發育不全綜合征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有顱骨橫徑過大、囪門骨化延遲,鎖骨發育不全等症狀。口腔表現乳牙萌出正常;但恒牙列除第一恒磨牙和其他個別牙外,其他牙不能正常萌出。有研究表明這與骨吸收障礙有關。另外,常有額外牙出現。
治療:因牙齦增厚而難以萌出的牙,可切除部分牙齦致切緣暴露,使牙齒得以萌出。因額外牙、牙瘤及囊腫而萌出受阻的牙,應拔除額外牙,摘除牙瘤或刮除囊腫,使正常牙齒順利萌出。
(二) 牙齒異位萌出
凡恒牙未在牙列正常位置萌出時,稱為“異位萌出"(ectopia)。多發生在上頜第一恒磨牙和上頜尖牙,其次為下頜側切牙和下頜第一恒磨牙。異位萌出的恒牙往往造成相鄰乳牙被壓迫吸收。第一恒磨牙異位萌出的原因主要有:第二乳磨牙和第一恒磨牙牙冠的體積較大,上頜結節的發育不足及第一恒磨牙的萌出方向異常。第一恒磨牙異位萌出的診斷主要通過X線片,第一恒磨牙的牙軸向近中傾斜,其近中邊緣幡受阻於第二乳磨牙的遠中頸部,導致後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吸收。約2/3的異位萌出的第一恒磨牙可自行矯正,萌出至正常位置,只造成第二乳磨牙的輕微破壞,稱為可逆性異位萌出。其餘1/3無法自行萌出,甚至會導致第二乳磨牙早失。
治療方法如下所示。
(1) 分牙法:適用於第二乳磨牙穩固的病例。可在第一恒磨牙和第二乳磨牙間放置分牙簧,或用直徑0.5-0.7mm的銅絲穿過間隙結紮加力,使第一恒磨牙受到遠中向的力,萌出到正常位置。
(2) 截冠法:適用於第二乳磨牙穩固,但分牙法不能奏效的病例。將根管治療後的第二乳磨牙的冠部遠中部分截除,使第一恒磨牙萌出。
(3) 當第二乳磨牙根吸收嚴重時則拔除之,待第一恒磨牙萌岀後再酌情擴展或保持間隙。
文章推薦:
兒童乳牙的萌出異常是怎樣的呢?聽一聽珠海維港口腔牙醫的分享。
牙齒萌出障礙在乳牙列和恒牙列都可能出現。牙齒萌出時間在不同個體之間存在差異,但如果超出平均萌出時間的正常值範圍很多,則為異常。
(一) 牙齒早萌
1. 乳牙早萌
嬰兒出生時就已萌出的牙稱為“誕生牙”(nataltooth);在出生後約一個月以內萌出的牙稱為“新生牙M(neonataltooth)。乳牙早萌一般出現在下頜中切牙(85%),偶有上頜切牙或磨牙,還有少數是額外牙。乳牙早萌的原因尚未明確,可能與某些局部和全身因素有關,如牙胚的位置距口腔黏膜太近。誕生牙的發生有家族性傾向,在一些綜合征的患兒也發現有誕生牙或新生牙,這提示遺傳因素的作用。早萌牙因為牙根發育不成熟,往往非常鬆動。
治療:極度鬆動的牙可能會脫落而導致嬰兒誤吸,應該予以拔除。有時不甚鬆動,嬰兒吮奶時由於早萌的下切牙對舌系帶及周圍組織的摩擦而導致褥瘡性潰瘍(又稱Riga's病)。應指導家長改用湯匙喂乳,局部可用消炎、止痛、促癒合的藥物。
2. 恒牙早萌
恒牙早萌多見於前磨牙,下頜多於上頜。由於乳牙根尖病變將其繼承恒牙胚周圍的牙槽骨破壞,恒牙因阻力減小,過早地暴露於口腔中。早萌牙的牙根發育不足,常併發釉質發育不全和鈣化不全,臨床上表現為釉質表面出現缺損和色斑,稱為'‘特奈氏牙"(Turnertooth)o在少數病例,由於乳牙的根尖炎症波及恒牙的根周圍組織,臨床可見早萌的牙極度鬆動,牙根不能繼續發育,以至早失。
治療:能否及時控制乳牙根尖周感染,與繼承恒牙早萌後牙根能否繼續發育直接相關。因此,要及時治療有根尖周病變的乳牙。如病變嚴重,已波及恒牙胚,則需及時拔除。釉質發育不全的早萌牙易繼發龋壞,可進行塗氟預防並修復釉質缺損。醫師需指導患兒進行有效的菌斑控制,防止咀嚼時硬物對比較鬆動的早萌牙造成創傷。
(二) 乳牙遲萌
通常在出生後1年始萌出第一顆乳牙者,尚屬正常萌出範圍。如果1周歲後仍未萌牙,則應査找原因。首先應拍X線片排除是否為“先天無牙畸形",其次考慮有無全身性疾病,如佝僂病、甲狀腺功能低下和極度營養缺乏等。
治療:如為全身性因素影響,應對症治療,以促使牙齒萌出。如為先天性無牙畸形,在患兒4、5歲時,可做義齒以恢復咀嚼功能,有利於營養的攝取和口腔頜面部的發育。
(三) 恒牙萌出困難
由局部因素所導致的牙齒萌出困難通常出現於上頜中切牙。乳中切牙早失後,因咀嚼致齦黏膜角化肥厚,變得堅韌,使恒牙萌出困難。臨床可見黏膜下牙冠突起,局部牙齦硬韌、發白。額外牙、牙瘤或囊腫也會導致牙齒萌出困難,臨床表現為牙齒不萌或錯位萌出,局部骨質膨隆。通過X線片即可確診。偶爾可見由全身性疾病所導致的牙齒萌出困難,如顱骨一鎖骨發育不全綜合征和GAPO綜合征。顱骨一鎖骨發育不全綜合征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有顱骨橫徑過大、囪門骨化延遲,鎖骨發育不全等症狀。口腔表現乳牙萌出正常;但恒牙列除第一恒磨牙和其他個別牙外,其他牙不能正常萌出。有研究表明這與骨吸收障礙有關。另外,常有額外牙出現。
治療:因牙齦增厚而難以萌出的牙,可切除部分牙齦致切緣暴露,使牙齒得以萌出。因額外牙、牙瘤及囊腫而萌出受阻的牙,應拔除額外牙,摘除牙瘤或刮除囊腫,使正常牙齒順利萌出。
(二) 牙齒異位萌出
凡恒牙未在牙列正常位置萌出時,稱為“異位萌出"(ectopia)。多發生在上頜第一恒磨牙和上頜尖牙,其次為下頜側切牙和下頜第一恒磨牙。異位萌出的恒牙往往造成相鄰乳牙被壓迫吸收。第一恒磨牙異位萌出的原因主要有:第二乳磨牙和第一恒磨牙牙冠的體積較大,上頜結節的發育不足及第一恒磨牙的萌出方向異常。第一恒磨牙異位萌出的診斷主要通過X線片,第一恒磨牙的牙軸向近中傾斜,其近中邊緣幡受阻於第二乳磨牙的遠中頸部,導致後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吸收。約2/3的異位萌出的第一恒磨牙可自行矯正,萌出至正常位置,只造成第二乳磨牙的輕微破壞,稱為可逆性異位萌出。其餘1/3無法自行萌出,甚至會導致第二乳磨牙早失。
治療方法如下所示。
(1) 分牙法:適用於第二乳磨牙穩固的病例。可在第一恒磨牙和第二乳磨牙間放置分牙簧,或用直徑0.5-0.7mm的銅絲穿過間隙結紮加力,使第一恒磨牙受到遠中向的力,萌出到正常位置。
(2) 截冠法:適用於第二乳磨牙穩固,但分牙法不能奏效的病例。將根管治療後的第二乳磨牙的冠部遠中部分截除,使第一恒磨牙萌出。
(3) 當第二乳磨牙根吸收嚴重時則拔除之,待第一恒磨牙萌岀後再酌情擴展或保持間隙。
文章推薦:
點擊「確定」,馬上聯係客服進行免費咨詢預約!
點擊「打開微信」進入微信,點右上⊕,粘貼ID,添加客服開始免費咨詢!
點擊「確定」,即可免費咨詢預約維港口腔官方客服!